很遗憾,因您的浏览器版本过低导致无法获得最佳浏览体验,推荐下载安装谷歌浏览器!
陕西数字经济要实现高质量发展,需在这些方面再发力:
▶ 规划引领,完善数字经济区域布局
▶ 夯实基础,筑牢数字经济发展根基
▶ 做强产业,打造数字经济核心产业聚集区
▶ 深化应用,推动传统产业转型升级
▶ 强化支撑,健全数字经济人才体系
▶ 加强治理,提升数字经济治理水平
在2023西安数字经济招商引资推介会上,西部数字经济研究院院长张鸿分享陕西数字经济发展情况。
张鸿教授分别从数字经济发展背景、陕西省数字经济发展现状、陕西数字经济发展测评、发展对策建议等4方面内容,系统呈现了一张陕西省数字经济发展的“全景图”,为陕西集智聚力发展数字经济明确了努力方向。
今天,整理出其中的“干货信息”,分享给大家。
经西部数字经济研究院测算,2022年陕西省数字经济总量达到12618亿元,数字经济占全省生产总值比重达38.5% ,在全国范围内数字经济发展仍处于第四梯队,综合指数排名第15位。西安市数字经济总量达到5249亿元,数字经济占全市生产总值比重达45.6%。
西部数字经济研究院通过对陕西数字经济在空间差异、时间序列、指标维度等方面的分析测评,总结出陕西数字经济发展的优势,以及存在的不足之处:
陕西区位优势明显,科教资源丰富,科研实力雄厚,传统产业链条完整,发展数字经济的基础好、潜力大。但进一步推动陕西数字经济高质量发展仍面临配套政策不完善、统筹协调力度不足、核心产业规模小、数据应用水平不高、数字化高层次人才缺乏等问题。
为提高陕西数字经济发展质量,促进产业模式变革和业态创新,构建具有鲜明陕西特色的数字经济产业体系,西部数字经济研究院提出以下6个具有针对性的对策建议。
01 规划引领
完善数字经济区域布局
为适应陕西数字经济发展的需要,陕西政府部门和立法机构应加强顶层设计,不断建立和完善面向数字经济的政策框架、法律体系和中长期发展规划,加强数字经济部门、机构间统筹协调能力,不断建立健全能够促进数字经济发展的体制与机制,为全省数字经济协调发展营造良好环境。
02 夯实基础
筑牢数字经济发展根基
数字经济发展有赖于高质量的数字基础设施建设体系,应加快信息基础设施优化升级,布局算力基础设施建设,深化传统基础设施数字化改造,不断夯实数字经济发展根基。
03 做强产业
打造数字经济核心产业聚集区
应加快打造国家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区,持续壮大主导产业市场主体,提高尚在起步阶段的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关注度,协同推进其发展,打造具有竞争力的陕西数字经济核心产业集群。
04 深化应用
推动传统产业转型升级
产业数字化是数字经济发展的主战场,应借鉴发达省市在数字技术融合应用方面的成功经验,支持各产业企业“互联网+”和“5G+”改造进程,全面推动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发展。
05 强化支撑
健全数字经济人才体系
数字化高层次人才是数字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关键,应充分挖掘陕西雄厚的科教资源和强大的科研实力,健全数字经济人才协同培养培育体系,提升陕西数字经济高层次人才吸纳能力。
06 加强治理
提升数字经济治理水平
数字化治理是数字经济行稳致远的保障,应加强数字政府、新型智慧城市和数字乡村建设,稳步提升陕西全领域数字化治理水平。
数字政府建设是建设网络强国、数字中国的基础性和先导性工程,是数字时代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引擎。
用数字化技术赋予城市活力,让生活更加智慧化。
以数字乡村为抓手,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手机成为新农具,数据成为新农资。
文化旅游、民俗旅游、全域旅游、项目定位、战略布局
西安邮电大学西部数字经济研究院院长张鸿:数字经济为陕西高质量发展“赋能增效”
11月25日,由陕西省社会科学界联合会、西安邮电大学、陕西省委党校(陕西行政学院)主办,省经济学学会、陕西现代经济与管理研究院承办,西安邮电大学社科联、经济与管理学院协办的第三届三秦智库论坛暨2023年陕西省经济学学会年会在西安邮电大学长安校区成功举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