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遗憾,因您的浏览器版本过低导致无法获得最佳浏览体验,推荐下载安装谷歌浏览器!
中国是一个艾文化资源大国,艾文化发展历史悠久。1800多年前,张仲景所著的《伤寒杂病论》中曾多次提到“宛艾”,南阳作为医圣故里,中医药底蕴丰富,有适合艾草生长的自然环境、适合艾产业发展的社会环境、适合艾文化发展的历史文化背景,与艾文化有着很深厚的渊源。
7月13日,“绿色崛起看南阳”媒体报道团走进南阳市社旗县桥头镇的“南艾小镇”,近距离感受小艾草的大产业,看绿色崛起中的南阳如何点“艾”成金,谱写“世界艾乡”“中原艾谷”的宏伟蓝图。
在桥头镇姚勇的带领下,报道团一行先后走进蓝海森源的艾草深加工厂车间和产品展示区、南阳国医仲景艾草产业园展览馆,深入了解了艾草文化、艾灸文化、艾草特色产品及健康产业。
姚勇介绍,南阳国医仲景艾草产业园是南阳仲景健康城“一核三园”建设项目、南阳的艾草产业集聚园区、南阳市艾草行业是中药材种植示范基地、社旗县扶贫项目。未来,通过三至五年的建设发展,将成为集绿色农业开发、艾产品研发生产、美丽乡村及特色小镇建设、中医药文化观光旅游为一体的综合性艾草产业园。
一直以来,南阳国医仲景艾草产业园采用“企业+合作+农户”运营模式,发掘本地艾草产业、生态农业等自然优势,通过艾草种植、加工销售,带动一二三产业联动发展,加快推动绿色循环现代农业、文化观光旅游等产业融合,产农结合,促进农户增收致富,先后吸收1200多户农户在产业基地务工、务农,增收2800万元。
中医药学是中华民族的伟大创造,是中国古代科学的瑰宝。尤其是在面对此次新冠肺炎疫情大考,中医药给出了出色答卷,中医药发展随之迎来重大历史机遇。南阳市乘风而行,把发展艾草产业作为全市大健康产业内容进行统筹规划,从育种源头到拓宽销售渠道,打造了一条艾草产业链,先后开发出医药、灸用、食用、日用工业品等6大系列、160多个品种艾制品,全国有3000余家经营南阳艾产品的网络电商,艾绒产品占据全国市场70%以上,产品远销日本、韩国、东南亚及欧洲等数十个国家和地区。
从地头随处可见的野草,在南阳市农户们的巧手下,变成了保健消费“网红”产品。艾草飘香已千年,产业兴盛在今朝。如今,南阳艾,有着蓬勃势头,在南阳大地上焕发出勃勃生机。
电子商务示范县/企业建设、电商项目、产品营销打造、APP、商城开发管理
文化旅游、民俗旅游、全域旅游、项目定位、战略布局
特色产品策划包装、营销推广、团购销售。
4月22日上午9时50分,代表着34个省、市、自治区和特别行政区的34通鼓声和代表着九九归一、中华统一的9响鸣钟,在华胥陵上空准时响起,伴随着这声声鸣响癸卯年全球华人恭祭华胥氏大典在陕西蓝田华胥陵如约举行。
3月13日,陕西省工商联(总商会)乡村振兴工作委员会成立大会在西安召开,陕西省委统战部副部长,陕西省工商联党组书记、常务副主席吴铁出席并讲话。陕西省乡村振兴局党组成员、副局长张益民参加会议并致辞。
近日,由西安邮电大学西部数字经济研究院院长、教授张鸿主持编撰的《数字治理》一书,由清华大学出版社出版发行,该书系统介绍了数字治理的相关知识,与时俱进,广泛吸收了国内外数字治理的理论与实践成果。书中的观点对提升治理能力、写好数字治理大文章具有重要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