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遗憾,因您的浏览器版本过低导致无法获得最佳浏览体验,推荐下载安装谷歌浏览器!
《石门颂》摩崖石刻书法传承人
中国富力城书画协会 副主席兼秘书长
大唐(长安)开元盛世书画院 院长
都说字如其人,一位好的书法家不仅应该书法写得好,更多的是在做人方面值得大家尊重。在西安,就有一位这样的书法家。他叫刘黎,笔名大曲。他书法写的非常好,为人更是非常谦虚,尤其是在当下这个人人自夸的时代,他依然心如止水、平和相待,自称是“草根书法家”,不能跟科班出身的书法家相比。
谈到书法,它一直以来都是一朵艺术的奇葩。它源远流长,根植于中华民族的沃土之中,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和无穷的艺术魅力。刘黎先生从五,六岁开始临帖练字。到如今,在本地书画界有一定的地位。他一直在踏踏实实进行自己的书法创作。刘黎认为,在欣赏书法的时候,看那一点一横一撇一捺,经常会有忘我的恍惚。幽思之中,似乎走进了古人生活的年代,似乎远离了现代社会繁杂的生活,似乎寻觅到了让灵魂安宁的幽静之场所。
耳濡目染,开始书法创作
刘黎先生说:“我的父母都是知识分子,从小受家庭的影响,一直对书法很是喜爱。我从二十岁毕业之后,一直从事的是文化方面的工作。但是,我一直没有忘记我从小的梦想,一直坚持练习。”
书法艺术的美,看重强调书法艺术的“力”,是评论书法作品优劣的标准。刘黎介绍到:“我对书法自小就喜爱,就算从事工作之后我也没有放弃自己最初的理想。我之前一直在练习,从魏碑,到张禹碑,到石门颂,我一直痴迷于书法的魅力中。我现在主要练习的是石门颂碑帖。”
据了解,《石门颂》是东汉建和二年(公元148年)汉中太守王升撰文,为顺帝初年的司隶校尉杨孟所写的一篇颂词,全称“故司隶校尉楗尉杨君颂”,刻在陕西褒城褒斜道南端石门隧道 西壁之上,通高261厘米,宽205厘米,书体为汉隶,刻书二十二行,满行三十一字。它不仅体现出拙重、 苍劲和洒脱奔放的态势也跟其他汉隶一样有着圆润与婉转。 笔画既流动又奔放,也反映出它的肆意伸张。通过隽爽酣畅、洒脱不拘的行笔彰显出来的是是生命力的勃发,我们能从字里行间看到作者才情意趣和工匠们的灵魂。
痴迷创作,传承书法魅力
书法艺术千百年来闪烁着耀眼的光芒,吸引了无数有识之士“为伊消得人憔悴”,就在于她那看似简单质朴的线条里,隐含着神秘的人类情感和人生体验,包含着丰富的宇宙信息。
从最初的“写字”到现在的“写心”,刘黎把书法与“练人”融合,在书法中领悟、静心、磨砺意志、提高修养。刘黎说:“我的书法作品,基本功比较深。在从事了专业创作10多年的时间里,我一直都在潜心练习。从2002年之后,我就开始了自己的职业书法生涯,在这段时间里,通过不断鉴赏和临帖,提高了我学习书法的兴趣,而且从前人或作品的经验教训中,去粗取精,吸取养料,作为今后创作的必要借鉴。”
中国是一个具有五千年历史的文明古国,书法展现了独特的艺术魅力,从古朴严谨的篆,隶书,庄重整齐的楷,真书,到流畅奔放的行,草书,都体现了中国艺术的本性。所以,任何可以称之为艺术的东西或多或少都与书法艺术有某些联系。书法的艺术魅力,一直植根于我们的生活之中,等待更多的人去学习和创作。(张姣)
电子商务示范县/企业建设、电商项目、产品营销打造、APP、商城开发管理
文化旅游、民俗旅游、全域旅游、项目定位、战略布局
特色产品策划包装、营销推广、团购销售。
4月22日上午9时50分,代表着34个省、市、自治区和特别行政区的34通鼓声和代表着九九归一、中华统一的9响鸣钟,在华胥陵上空准时响起,伴随着这声声鸣响癸卯年全球华人恭祭华胥氏大典在陕西蓝田华胥陵如约举行。
3月13日,陕西省工商联(总商会)乡村振兴工作委员会成立大会在西安召开,陕西省委统战部副部长,陕西省工商联党组书记、常务副主席吴铁出席并讲话。陕西省乡村振兴局党组成员、副局长张益民参加会议并致辞。
近日,由西安邮电大学西部数字经济研究院院长、教授张鸿主持编撰的《数字治理》一书,由清华大学出版社出版发行,该书系统介绍了数字治理的相关知识,与时俱进,广泛吸收了国内外数字治理的理论与实践成果。书中的观点对提升治理能力、写好数字治理大文章具有重要的意义。